色差是指不同顏色之間的差異程度,通常使用色度計或色差儀(yi) 進行測量。色差包括三個(ge) 參數:ΔL(亮度差),Δa(紅綠差)和Δb(黃藍差)。色差可分為(wei) 兩(liang) 類:視覺色差和儀(yi) 器色差。視覺色差是人類眼睛感知到的顏色差異,而儀(yi) 器色差則是由專(zhuan) 門的色差儀(yi) 器測量得出的數字結果。

色差評判標準
色差評判標準是根據具體(ti) 應用場景和需求而設定的,在不同的行業(ye) 和產(chan) 品中可能存在差異。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色差評判標準:
CIE Lab*色空間:使用∆E參數評定色差,∆E值越小表示色差越小。
1、0 - 0.25△E:非常小或沒有,是理想匹配。
2、0.25 - 0.5△E:微小,是可接受的匹配。
3、0.5 -1.0△E:微小到中等,在一些應用中可接受。
4、1.0 -2.0△E:中等,在特定應用中可接受。
5、2.0 - 4.0△E:有差距,在特定應用中可接受。
6、4.0△E以上:非常大,在大部分應用中不可接受。
CIE Luv*色空間:使用∆E參數評定色差,∆E值越小表示色差越小。
CMC(l:c)色差公式:色差公式是由Color Measurement Committee製定的,將亮度和飽和度的影響分別考慮,並賦予色差更直觀的評價(jia) 。
DIN6169標準:在這個(ge) 標準中,色差是按三種參數來評定的,包括色相、亮度和飽和度。
ASTM標準:該標準是由美國材料和試驗學會(hui) (ASTM)製定的,將樣品與(yu) 標準比較,根據∆E值的大小進行色差評判。
ISO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製定的標準包括多種色差評判方法,其中ISO 3664:2009用於(yu) 光源顏色的評定,ISO 12647用於(yu) 印刷品的色差評定。
在實際使用中,應根據產(chan) 品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色差評判標準。同時應在測試前進行合理的校準和判斷,以獲得盡可能準確的測試結果。
色差問題主要出現在印刷、紡織、塑料等領域,常見的問題包括:
(1)顏色不均勻:同一塊材料或相同的產(chan) 品,不同的區域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2)顏色偏移:與(yu) 標準顏色相比,色樣的顏色偏移了,呈現出不準確的色彩。
(3)顏色轉移:不同物件之間轉移顏色,例如在運輸過程中或存儲(chu) 中不同袋子之間的表麵顏色相互轉移導致顏色不同。
(1)選擇合適的色彩空間:在設計和生產(chan) 過程中,需要使用正確的顏色空間,例如CMYK、RGB等。不同的顏色空間具有不同的色彩範圍,選擇合適的空間能夠減少色差的出現。
(2)使用標準顏色:使用標準顏色作為(wei) 參考可以減少不準確的顏色出現。
(3)色料的選用:不同的材料、油墨等可能會(hui) 導致不同的顏色效果,正確的選擇可以減少色差的出現。
(4)色彩校正:使用顏色校正工具,例如Adobe Photoshop等可以計算差異並糾正顏色。
(5)檢測和控製:采用專(zhuan) 業(ye) 的表麵色差儀(yi) 儀(yi) 器來檢測色差值,並進行相應的控製。
總之,色差是在設計和生產(chan) 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問題,但通過選擇合適的色彩空間、使用標準顏色、正確選擇材料等方法可以減少色差,同時使用表麵色差儀(yi) 儀(yi) 器進行檢測和控製也是必不可少的。
色差分析儀(yi) 是參照標準樣品,來評定待測試樣與(yu) 標樣色差差異程度大小的光學儀(yi) 器,當測量標準樣品顏色後,從(cong) 而得到參考的標樣Lab值,然後再使用色差分析儀(yi) 對實際生產(chan) 的成品試樣進行測量,測量完成後儀(yi) 器就可以顯示出Lab差值以及ΔE,由此就可以得知生產(chan) 的成品試樣對比標樣的偏色情況。
掃一掃谘詢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