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儀(yi) 作為(wei) 顏色測量的光電儀(yi) 器,在很多不同的行業(ye) 有著廣泛的應用。為(wei) 了讓色差儀(yi) 測量數值符合不用行業(ye) 的顏色檢測需求,CIE推薦出了多種用於(yu) 色差計算的色差公式,其中就有CMC色差公式。下麵就一起來聊聊CMC色差公式及該公式計算色差的方法。

什麽(me) 是CMC色差公式?
CMC色差公式是1984年由F.J.J.Clarke,B.Rigg和R.McDonald在公式JPC79的基礎上修改後提出的,並由英國染色家協會(hui) (SDC)的顏色測量委員會(hui) (CMC)推薦使用。CMC色差公式的誤判比率最低,它比其他公式具有更好的目視一致性,因此較能符合人眼的要求,目前已得到廣泛應用。
CMC(l:c)色差公式中,l表示明度加權值,調節明度的相對寬容量;c表示彩度加權值,調節彩度的相對寬容量。行業(ye) 不同,可以通過調節l或c的值,調整明度和飽和度對總色差的影響程度。對於(yu) 紡織品來說,l=2,c=1,即CMC(2:1);對於(yu) 一般評價(jia) ,如塗料、塑料行業(ye) ,l=1,c=1,即CMC(1:1)。
用CMC色差公式怎麽(me) 計算色差?
在CIELAB顏色空間中,CMC(l:c)公式把標準色周圍的視覺寬容量定義(yi) 為(wei) 橢圓。橢圓內(nei) 部的顏色在視覺上和標準色是一樣的,而在橢圓外部的顏色和標準色就不一樣了。在整個(ge) CIELAB顏色空間中,橢圓的大小和離心率是不一樣的。以一個(ge) 給定的標準色為(wei) 中心的橢圓的特征,是由相對於(yu) 標準色在△L*、△C、△H方向上的兩(liang) 半軸的長度決(jue) 定的。用橢圓方程定義(yi) 的色差公式△ECMC(l:c)如下所示:

式中:

由公式可見,它是根據顏色在CIELAB空間的位置,根據色調、明度和彩度對於(yu) 總色差的貢獻不同,而改變L*、C*和H*在色差中的份額加權數,相對於(yu) 色調差,分別選擇l和c的值,以便提供明度差和彩度差的最合適加權值。一般根據對色差的可察覺性目視測試結果,將l和c都定位1,即l=c=1,稱為(wei) CMC(1:1)公式。為(wei) 了預測色差的可接受性,有時把l和c定位大於(yu) 1,如CMC(2:1)公式。
CMC色差公式公式的優(you) 點:
由於(yu) CMC色差公式比CIELAB公式具有更好的視覺一致性,所以對於(yu) 不同顏色產(chan) 品的質量控製都可以使用與(yu) 顏色區域無關(guan) 的“單一閾值(Single number tolerance)”,從(cong) 而給顏色測量和色差的儀(yi) 器評價(jia) 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因此,CMC公式推出以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許多國家和組織紛紛采用該公式來替代CIELAB公式。1988年,英國采納其為(wei) 國家標準BS6923(小色差的計算方法),1989年被美國紡織品染化師協會(hui)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xtile Chemist and Colorist)采納為(wei) AATCC 檢測方法173-1989,後來經過修改改為(wei) AATCC 檢測方法173-1992,1995年被並入國際標準ISO 105(紡織品-顏色的牢度測量),成為(wei) J03部分(小色差計算)。在我國,國際標準GB/T 8424.3-2001(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色差計算)和GB/T 3810.16-1999(陶瓷磚實驗方法第十六部分:小色差的測定)中也采納了CMC色差公式。在印刷行業(ye) 中,現行的國際標準和行業(ye) 標準依然采用的CIELAB色差公式,部分企業(ye) 在實際生產(chan) 中發現了該色差公式的不足之處,在企業(ye) 標準中開始采用CMC色差公式。
掃一掃谘詢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