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推動了紡織品市場的發展,對於(yu) 生產(chan) 者和廠家來說色差問題一直是一個(ge) 頗具爭(zheng) 議的現象,色差數據並不是總能夠符合人們(men) 對顏色深淺的視覺估計。那麽(me) ,紡織品的容許色差是多少?紡織行業(ye) 如何選擇色彩差異公式?本文給出了一些不同顏色深淺的容許量數據(△E),敘述了如何正確地選擇計算色彩差異的公式以及這些公式的局限性。

紡織品的顏色容差是紡織品色差的最大允許範圍,因為(wei) 紡織品色差是通過觀察或者更多的用電腦配色係統來測定。用眼睛來觀察顏色並不太準確。盡管一種顏色依然還是原來的顏色,但是看了一段時間後會(hui) 覺得稍微有點變化。所以我們(men) 一般用色差儀(yi) 來檢測,測定出紡織品的色差數值是多大。應該依照紡織行業(ye) 的色差目標來設定一種顏色的容許範圍,質量、成本以及存放都會(hui) 影響這個(ge) 範圍。我們(men) 必須記住的是,根據色差數據,供應商就能明白零售商的要求。對供應商來說用CMC(2:1)來標定色差ΔE0.8是一種測試方法,並且確保實驗室中測試的正確性。
在實驗室中,我們(men) 也許會(hui) 設定一種大家都知道不一定是絕對正確的顏色的容許範圍。由於(yu) 人類眼睛對這些顏色不太敏感,所以對於(yu) 這些顏色就需要用更小的容許差,例如ΔE0.6來表示出人們(men) 視覺可以接受的程度,就像卡其色這樣的顏色。在室內(nei) 測量的容許範圍總是比較可靠的,因為(wei) 它需要用更小的容許差。

色差儀(yi) 可以測試布料色差,這是通過將光源照射到樣本上並使用光學傳(chuan) 感器測量反射光的波長來完成的。該信息是以顏色坐標的形式存儲(chu) 的,例如,L * a * b *或RGB。通過比較不同樣本的顏色值,可以評估它們(men) 之間的色差。
1.染色的布色差檢測方法:
準備具有正確顏色的標準樣品,對紡織品標準樣品進行顏色檢測,然後對於(yu) 紡織品染色試驗樣品進行測量,分析試樣與(yu) 標樣色差值情況。
2.色差儀(yi) lab值分析:
針對色差儀(yi) 檢測的色差數據來分析,可以根據實際結果來比對。如當△E在0-1之間,色差肉眼是分辨不出來的,若△E在1-2之間,人的眼睛輕微的察覺了,如果色差敏感度不高的話,還是看不出來。如果△E在2-3之間,可以稍微清晰的辨別出物質間的色差,不過相對來說還不是很明顯。一旦△E達到了3.5-5之間,色差就非常明顯了那麽(me) △E在5以上,看起來就是兩(liang) 種顏色了。
3.通過色差儀(yi) 測量紡織品染色樣品的顏色,並對適當的樣品進行分光光度分析甚至可以檢測。
到目前為(wei) 止,已經有很多公式用來計算色差。為(wei) 了精確而客觀地定義(yi) 一種顏色的差別,設計了不同的計算公式,其結果與(yu) 一般人用眼睛觀察得出的結果相符。CIELAB公式的變化係數大約是30%,這表示把一般人看到的這種色差當作一個(ge) ΔE色差單位,那麽(me) 我們(men) 用公式計算出來的大約是0.4~1.6個(ge) 單位的容許範圍。現在,CMC(2:1)、BFD或者是CIE94這三個(ge) 公式將是更好的選擇,因為(wei) 這些公式的變化係數大約是20%。除了CIELAB公式以外,其他公式的優(you) 點是基於(yu) 它們(men) 是用淺灰色為(wei) 基色校準的。CMC和CIE94這兩(liang) 個(ge) 公式在藍色區不太符合實驗結果。1998年CIE技術委員會(hui) (TC1-47)在色調和靈活度方麵做出了修正,它們(men) 是由工業(ye) 顏色差異評估而確定的,同時產(chan) 生了一個(ge) 以CMC DE2000命名的新公式。
在設置容許範圍時,分別設定L、a、b或者是L、c、h的容許範圍是很重要的,這也是完成這個(ge) 設置最有效的方法(也就是△L 0.80,Δa 0.30,Δb 0.30)。一般情況下,色差△ECMC就是以數字表示的色彩估計。這可以通過CIELAB公式設定較小的 △L*,△a*,△b*的容許差來計算。如果有必要設定第二級容許差,那麽(me) CMC中的△L,△C和△H可以作為(wei) 縱坐標。這些縱坐標和色彩空間的交點更加一致。這種色彩測試工具的尺寸應該有10°。
某些材料,比如像一些發光的織物和純棉的針織物,也同樣會(hui) 遇到問題。發光的織物因為(wei) 其反射係數比較高所以會(hui) 比實際上看起來顏色要淺,同樣也因為(wei) 反射係數高的原因,從(cong) 屏幕上看樣品也比實際上的顏色淺。在評價(jia) 織物的時候隻要更注重其本身的色彩而不是顏色深淺的程度的話就能彌補這個(ge) 問題。反之,在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織物的顏色時也要考慮到針織物的質地。
掃一掃谘詢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