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測量是評價(jia) 色彩複製質量的重要方法,為(wei) 了準確的評價(jia) 印刷品密度和色度,就可以采用密度儀(yi) 或分光密度儀(yi) 來進行測量。不過兩(liang) 種儀(yi) 器的測量原理和結構存在一定差異,測量結果精度也不一樣,本文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密度儀(yi) 的測量原理與(yu) 結構:
在彩色印刷品的複製過程中,密度是質量評定的重要指標。實際印刷過程中常用的密度儀(yi) 主要有便攜式反射密度計和透射密度計。
1、光源1發出的光通過透鏡2,聚焦後射到印刷麵上,其中有一部分光被吸收,吸收的光量取決(jue) 於(yu) 被測樣品5的顏料濃度和厚度,未被吸收的光則發生反射。
2、透鏡係統6收集與(yu) 測量光線成45°的反射光線,並將其送到接收器8(光敏二管),接收器將所接收到的光量轉化為(wei) 電量。
3、電子係統9將此測量電流與(yu) 基準值(標準白板的反射光量)進行比較,根據此差值計算被測樣品5墨膜的吸收特性。
4、濾色鏡4分別使用R、G、B三種濾色片,從(cong) 而隻允許印刷油墨相應波長的光線通過,測量得到樣品的彩色密度值。
分光密度儀(yi) 的測量原理與(yu) 結構:
分光密度儀(yi) 的工作原理是把光源的光分解為(wei) 光譜,從(cong) 所得到的光譜中用狹縫擋板導出一單色光,然後將單色光透射到被測樣品上去,單色光通過被測物體(ti) 的透射或反射情況在記錄表上被指示出來。
分光光度計分為(wei) :紅外分光光度計(測定波長為(wei) 大於(yu) 760nm的紅外光區)、可見光分光光度計(測定波長為(wei) 400~760nm可見光區)和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波長為(wei) 200~400nm的紫外光區)。
對於(yu) 顏色複製而言,通常采用可見光分光光度計,對於(yu) 待測色(一般是400~760nm),每隔10nm逐一測出光反射率或者透射率,將各個(ge) 波長的反射率或透射率用點連接起來就可繪出分光光度曲線。分光光度曲線可以表示有色物體(ti) 完成色彩特征,一種彩色物體(ti) 有且僅(jin) 有一個(ge) 分光光度曲線。
分光密度儀(yi) 的使用:
理論上講,所有的油墨,無論是四色油墨還是色油墨,都可以利用分光密度儀(yi) 進行測量。係統自動將測量的數據與(yu) 目標色彩值進行比較,並將比較的結果顯示在屏幕上。如果選定的是密度值,那麽(me) 可以用傳(chuan) 統的方法對質量進行判定;如果選擇的是Lab值,可以通過ΔE值直觀地判斷色彩的偏差,偏差數量的多少將在一個(ge) 圖表中顯示出來。操作者可根據圖表上的數據來判斷色彩的偏差,偏差數量的多少將在一個(ge) 圖表中顯示出來。操作者可根據圖表上的數據來判斷哪個(ge) 區域的色彩是正確的,哪個(ge) 區域的墨大或墨小。如果操作者決(jue) 定對色彩進行調整,分光密度儀(yi) 還會(hui) 通過聯機控製,隻需按一個(ge) 按鈕即可將推薦的調整數據發送給墨區設置。若用密度值根本無法表示一個(ge) 色,對四色油墨也是如此。這是因為(wei) 密度測量與(yu) 油墨顏料的含量沒有關(guan) 係,密度值中根本不包含對色相的表達,這是所有印刷企業(ye) 都熟知的一個(ge) 問題。如果油墨的類型改變了,雖然有一樣的印刷密度,但不一定確保能獲得相同的印品色彩。
不管是用哪種測量設備,正確進行設備校正和參數的設置都是非常重要的,隻有這樣才能確保設備的正常使用和測量值的參考價(jia) 值。一般應該考慮的測量參數有標準光源、測量孔徑、視場角、響應方式、計算公式和係數等;對於(yu) 密度測量,還要考慮三色濾色片和偏振光濾色片的選用;色彩管理過程中,使用同一台測量儀(yi) 器和同一個(ge) 色彩管理軟件,比如數碼打樣線性化和製作ICC特征這兩(liang) 個(ge) 過程都使用同一台分光光度計,可以確保色彩的描述具有可對比性從(cong) 而縮小誤差。
以上是關(guan) 於(yu) 分光密度儀(yi) 和色密度等相關(guan) 小知識點,如果您仍有疑問,歡迎聯係我們(men) ,將安排技術人員為(wei) 您答疑解惑。
掃一掃谘詢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