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wei) 豬肉出口和消費大國,生豬屠宰和出貨量穩居世界前列。一頭生豬從(cong) 養(yang) 殖、出欄,到流通、屠宰,到終端銷售,其實有著嚴(yan) 格的程序審理和檢測要求。隨著屠宰後的生豬肉進入食品和副食品的流通環節,生豬屠宰和加工商對豬肉的品質控製都比較重視。不同肉色的豬肉除了被選作不同類型的副食品外,還會(hui) 引起廚師們(men) 的重視,在烹飪上作出不同的選擇。這時候,對屠宰後的豬肉顏色的辨識,可以使豬肉副食品生產(chan) 方或廚師在原材料選取上得到一個(ge) 更清晰的指引。
從(cong) 以往靠人眼判別肉色,到如今依賴高科技測量結果去辨識,對豬肉品質的控製和研究都是畜牧技術領域的一個(ge) 重要課題。 如何通過肉色測量、判斷達到肉質控製,防止變質或次品豬肉進入消費者市場,也成為(wei) 了企業(ye) 和檢測機構保障食品安全的當務之急。
下麵,我們(men) 先來了解下美國肉類出口協會(hui) (USDA)和National Pork Board 對豬肉顏色檢測和大理石紋評級的主要標準和方法
用三恩時的色差儀(yi) 在D65光源下測量豬肉的L* 值
樣品 |
|
|
|
|
|
|
|---|---|---|---|---|---|---|
L* | 61 | 55 | 49 | 43 | 37 | 31 |
等級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色貌 | 淡紅色的灰白色 | 淡紅 | 暗紅 | 深暗紅 | 紫紅 | 深紫紅 |
大理石紋級別一般分為(wei) 7級,大理石紋評分與(yu) 肉質對應的關(guan) 係
|
|
|
|
|
|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10.0 |
| RFN | |
![]() | 淡紅色, 肉質結實, 無過多肉汁,稱為“理想的豬肉” |
| 特點:理想的顏色,肉質結實,能保持肉汁不外滲 | |
| PSE | |
| 暗紅色, 肉質柔軟, 有肉汁滲透 |
| 特點:不是理想的肉色,肉品嚴重收縮,表麵有肉汁滲透 | |
| DFD | |
![]() | 深紫色,肉質非常堅實,表麵比較幹 |
| 特點:表麵有粘性,水分保持能力強 | |
目前, 國內(nei) 外多采用色差儀(yi) 來檢測豬肉顏色。色差儀(yi) 是一種能分辨不同顏色的高精密電子儀(yi) 器, 用它可以測出豬肉顏色的L* 、a* 、b* 值。Lab色空間就是用L* 、a* 、b* 3個(ge) 1組的數值來表示任何一種顏色。其中L* 表示亮度, 取值0~ 100, 值越大, 亮度越大;a* 、b* 有正負之分, + a* 表示紅度, - a* 表示綠度,+ b* 表示黃度, - b* 表示藍度。用色差儀(yi) 可以測定任何一種顏色的L* 、a* 、b* 值, 根據所測的L* 、a* 、b* 值可以判斷不同顏色的差別。另外, 色差儀(yi) 還可以同時測出色度( Chroma C )和色調角( Hue angle, 三恩時的色差儀(yi) NH310/NH310+就是用該公式算出H 值。采用色差儀(yi) 測定肉色具有數據精確度高、客觀性強、操作方便,而且單次能保存多組數據,有利同時測試多個(ge) 樣品進行色品分析。
目前,國內(nei) 外科研領域在畜牧豬隻研究豬肉肉色時多采用三恩時的色差儀(yi) NH310進行測量。例如,國內(nei) 某知名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的測量方法是:檢測生豬在屠宰一個(ge) 小時後的顏色,然後按標準肉色板5~6級(日本標準為(wei) 6個(ge) 色級, 美國標準為(wei) 5個(ge) 色級) 為(wei) 豬肉肉色評定,為(wei) 豬隻養(yang) 殖和豬肉運輸保鮮的關(guan) 鍵環節提供實際應用的參考指標。
首先,用戶用三恩時色差儀(yi) ( NH310)對肉色板中的6個(ge) 色級進行測定, 每個(ge) 色級測定10次, 記錄所測的L* 、a* 、b* 值, 進行統計分析, 確定6個(ge) 色級的L* 、a* 、b* 值的平均值和標準差。肉色測定對照試驗則按統一標準進行屠宰和肉色評定。宰後1~ 2 個(ge) 小時內(nei) , 用肉色板和日本色差儀(yi) NH310評定新鮮肉樣肉色。肉色板評分是在白天室外光線充足時(但避免強光直射), 用肉眼將最後肋骨處的背最長肌橫斷麵與(yu) 標準肉色板對比打分。色差儀(yi) 測定方法是將色差儀(yi) 探頭垂直置於(yu) 最後肋骨處的背最長肌橫斷麵上測定,探頭口緊扣肉麵(不能漏光) , 每個(ge) 樣品測定5~ 8次,要求有意識地將測定位置均勻分布於(yu) 眼肌橫切麵, 記錄L* 、a* 、b* 值, 色度C 和色調角H值也可以通過儀(yi) 器直接讀取。
從(cong) 上麵豬肉肉色評定可以看出肉質與(yu) 樣品本身是緊密相關(guan) 的。根據肌肉肉色形成的原理, 肌肉的顏色主要是由肌紅蛋白和血紅蛋白組成, 其中肌紅蛋白又是最主要的因素(約占2 /3)。肌紅蛋白本身是紫紅色, 其中心的鐵離子與(yu) 氧結合後生成氧合肌紅蛋白, 為(wei) 鮮紅色, 是鮮肉的象征。但氧合肌紅蛋白進一步被氧化成高鐵的肌紅蛋白後, 顏色變深, 呈褐色。所以肉色的測定與(yu) 豬肉屠宰後的時間有關(guan) , 與(yu) 所測切麵切開的時間也有一定的關(guan) 係。在屠宰1 小時後, 切麵切開5分鍾內(nei) 所測的結果。由於(yu) 色差儀(yi) 所測+ a* 值是紅度, a* 值越大, 表明越紅。
至於(yu) 豬肉的新鮮度評估,國內(nei) 外普遍的方法一般參照感官實驗為(wei) 基礎,然後通過測量L* 、a* 、b*值具體(ti) 分析。 在具體(ti) 的實驗中按時間標本對樣品進行檢測,把豬肉樣品儲(chu) 藏在3℃~5℃冷藏室,隔天取出記錄L* 、a* 、b*值並取試樣配10%的硫酸銅試劑測定蛋白沉澱。主要記錄各時間段內(nei) 的L*、a、*b* 值,比較蛋白質沉澱情況和感官評價(jia) 結果,從(cong) 而找出豬肉新鮮度與(yu) 儲(chu) 藏條件的關(guan) 係。
| 項目 | 第1天 | 第2天 | 第4天 | 第7天 | 第9天 | 第10天 | 第11天 |
|---|---|---|---|---|---|---|---|
| L* | 53.40 | 51.25 | 49.63 | 46.98 | 46.50 | 45.68 | 45.60 |
| a* | 16.50 | 15.14 | 14.50 | 12.71 | 13.53 | 13.35 | 13.14 |
| b* | 17.80 | 16.22 | 17.95 | 13.80 | 15.29 | 14.98 | 15.08 |
| 硫酸銅 | 淡藍色 全透明 | 淡藍色 全透明 | 淡藍色 全透明 | 微弱藍 混濁 | 微弱藍 稍混濁 | 混濁白 色沉澱 | 混濁白 色沉澱 |
| 感官檢驗 | 有光澤 紅色勻 不粘手 彈性好 | 有光澤 紅色勻 不粘手 彈性好 | 有光澤 紅色勻 不粘手 指壓後不完全恢複 | 無光澤 外表幹燥 稍有氨味 指壓後不完全恢複 | 無光澤 外表幹燥 稍有氨味 指壓後出現凹陷 | 無光澤 有惡臭 壓後出現凹陷 | 無光澤 有惡臭 指壓後出現凹陷 |
| 判斷結果 | 新鮮 | 新鮮 | 次新鮮 | 次新鮮 | 次新鮮 | 變質 | 變質 |
掃一掃谘詢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