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蘭(lan) 是白色的;可以放在三張紙上,立刻變了,白玉蘭(lan) 看起來不那麽(me) 白,感覺深黃色,當我們(men) 把它們(men) 的顏色提取出來,做成色塊,用三張紙對比時,這種感覺得到了證實。

我們(men) 將花瓣帶到色彩實驗室,用非接觸式成像分光色差儀(yi) 測量,得到其色度數據及其在色度空間中的位置如下:L*為(wei) 87.92,b*值達 13.54,a*值為(wei) -4.06,淺黃色略帶綠色相。可見光譜範圍內(nei) 的反射光譜為(wei) :可見光譜570nm-700nm反射率高於(yu) 其他區域,這一段是綠黃橙紅光,組合為(wei) 淺黃光。
對於(yu) 白色的定義(yi) ,國家標準《GB/T 15608-2006 中國色彩體(ti) 係定義(yi) 為(wei) :3.1白色white:物體(ti) 的亮度大於(yu) 8.5中性色,中性色定義(yi) 為(wei) :3.25無色(中性色)neutral color:無光譜選擇性物體(ti) 的表麵顏色。因此,根據國家標準,我們(men) 看到的白玉蘭(lan) 不是白色的。
那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每天都覺得白呢?
這是關(guan) 於(yu) 眼睛的一個(ge) 特征:視覺適應性。視覺適應性是指人眼在不同照明光源或不同環境條件下自動調整白點基準的特征。通過這種調整,人眼可以更好地感知物體(ti) 的光感特征,包括物體(ti) 的顏色深度和色相的變化。
同時,當你看到許多物體(ti) 的場景時,眼睛會(hui) 根據場景中的顏色(光感)自動調整瞳孔的大小和視網膜獲得的感覺,並根據最淺的顏色和最深的顏色重新定義(yi) 大腦中的白色和黑色。通過這兩(liang) 個(ge) 極點,你可以調整場景中的階段,從(cong) 而獲得更清晰、更豐(feng) 富的感知。毫無疑問,這是人眼長期進化的結果,對人類適應各種自然和社會(hui) 環境有很好的作用。
現在印刷行業(ye) 比較流行G7印刷標準是基於(yu) 這種視覺適應性來管理印刷產(chan) 品的質量,以達到不同材料條件下人眼視覺的一致感覺。現在手機攝影功能也有色光適應性,無論是在明亮的陽光下,還是在黑暗的夜晚,你都可以拍清晰的照片。
因此,當我們(men) 在生活中看到白玉蘭(lan) 時,雖然它是淺黃色的,但與(yu) 周圍的藍天、綠葉和建築相比,它是最淺的,所以我們(men) 覺得它是白色的。當放在白紙上時,白紙變成白色基準,變成淺黃色。
因此,在視覺上,它是白色的,但在科學上,白玉蘭(lan) 不是白色的。
掃一掃谘詢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