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的特性可以分為(wei) 明度、色調以及飽和度,為(wei) 了準確的測定顏色飽和度,就可以應用專(zhuan) 業(ye) 的色差儀(yi) 來檢測。本文就給大家帶來在顏色飽和度測試中的應用。

顏色飽和度怎麽(me) 測量?
自然界中的所有顏色分黑白和彩色兩(liang) 個(ge) 係列,黑灰白以外的所有顏色均為(wei) 彩色係列,如紅、橙、黃、綠、青、藍、紫等,其波長範圍在380-780μm。彩色有三個(ge) 特性,即明度(也稱亮度純度)、色調(也稱主波長或補色主波長),色純度(也稱飽和度)。
為(wei) 了定量表示顏色,采用三刺激值是一種可行的方法,為(wei) 了測得物體(ti) 顏色的三刺激值,首先要研究人眼的顏色視覺特性,測出光譜的三刺激值。實驗證明,不同觀察者的視覺特性多少是有差別的,但是具有正常顏色視覺的人,此差異是不大的,故有可能根據一些觀察者進行的顏色匹配實驗,將他們(men) 的實驗數據加以平均,確定一組匹配等能光譜色所需的三原色數據。此數據稱為(wei) “標準色度觀察者光譜三刺激值”,以此來代表人眼的平均顏色視覺特性。當時,不少科學工作者進行這類實驗,但是由於(yu) 選用的三原色不同及確定三刺激值的單位的方法不一致,而使數據無法統一。1931年在美國劍橋舉(ju) 行的CIE第8次會(hui) 議上,統一了上述實驗結果,提出了CIE標準色度觀察者和色度坐標係統,並規定了三種標準光源(A,B,C),對側(ce) 臉反射麵的照明觀測條件進行標準化,從(cong) 而建立起CIE1931標準色度係統。
1931年CIE指定在色度測量中使用的三種標準(照明)光源,A為(wei) 工作在色溫2856K的鎢絲(si) 燈,B為(wei) 中午的太陽光,C為(wei) 全日平均太陽光。在說明某一樣品的顏色時,要指出三種基本顏色(原色)的相對含量,也就是說把這三種顏色加在一起時,剛好與(yu) 三種標準光源之一照明下樣品的顏色一樣。
在CIE係統中,三個(ge) 基本顏色被稱為(wei) “基礎激勵”,而一個(ge) 顏色使用它的三色刺激值(又稱三刺激值)表示。三個(ge) 基礎激勵X,Y,Z相應於(yu) 紅(R)、綠(G)、藍(B),這三者卻不是真正的顏色。他們(men) 隻不過是說,任何顏色可以用x數量的X,y數量的Y,z數量的Z混合起來加以說明。例如560μm的純光譜色,在單位輻射通量時,看起來等價(jia) 於(yu) X=0.595,Y=0.995,Z=0.0039組合而成的混合色,這裏X,Y,Z是三色激勵值。理論上來講,每一種顏色都對應著一個(ge) 三刺激值,通過測量三刺激值就可以定量表示顏色。
色差儀(yi) 測定顏色飽和度:
C——Chroma(彩度、純度或飽和度,表示光譜色的含量,值越大則光譜色含量越高、色彩越純;標準的灰色由於(yu) 不含光譜色,所以其值為(wei) 0)。
LCH色彩空間是從(cong) CIELAB色彩空間推導出來的,一種顏色既可以用L*a*b*表示,也可以用L*c*b*表示。采用LCH對圖像進行修正符合日常生活中對色彩進行描述的習(xi) 慣,色彩修正更加便於(yu) 理解、更加直觀和易於(yu) 控製,對於(yu) 色彩經驗較差的初學者尤其如此。LCH用亮度(L)、彩度(C)和色相(H)來描述顏色,這樣用戶就可以根據視覺心理從(cong) 顏色的亮度、彩度和色相上來校正色彩。
色差儀(yi) 是顏色測量的常用儀(yi) 器,它按照人眼的視覺特性,把光分為(wei) 紅、綠、藍三個(ge) 組成部分,測量每個(ge) 組成部分中的青、品紅、黃的密度值,然後再換算成CIE Lab或CIE Lch色彩空間中的數值。
掃一掃谘詢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