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色差儀(yi) (Spectrocolorimeter)又名分光色差計,分光測色儀(yi) ,分光測色計,分色儀(yi) ,辨色儀(yi) ,比色儀(yi) ,顏色分辨儀(yi) ,分光光度儀(yi) 等。分光色差儀(yi) 是在色差儀(yi) 和色差計的基礎上的升級。

色差儀(yi) 是模擬人眼對三原色紅、綠、藍光感應的光學測量儀(yi) 器,主要是根據CIE色空間的L*a*b*,L*C*H*原理,利用光源照射到被測樣品上,光源被物體(ti) 反射,然後反射的光通過濾光片以模 擬某一特殊照明體(ti) 的標準觀察者函數,反射光通過傳(chuan) 感器信號接收,這些信號然後以 X, Y和Z方式顯示,然後轉換成L*a*b*值以及總色差△E*(或者L*C*H*值)。
分光色差儀(yi) 主要組成部分,分別是光源、積分球、傳(chuan) 感器和接收器,還分為(wei) “0/45度”和“d/8度積分球”兩(liang) 種測量/觀察方式。可以分析出不同波段的參數值及光譜曲線,不同型號的儀(yi) 器的波段不一樣,通常是380nm到740nm(色差儀(yi) /色差計達不到這個(ge) 要求)。
分光色差儀(yi) 具有高精度性和不斷增加的多功能性。由於(yu) 它可以測得每一波段下的曲線,因此更適用於(yu) 複雜顏色的色彩分析。當然,分光色差儀(yi) /分光色差計的價(jia) 格也比色差儀(yi) /色差計更為(wei) 昂貴。在選型的時候,需要考慮預算及色彩分析的精度要求。
人眼之所以能看到顏色,是因為(wei) 特定的波長刺激了人眼中的視網膜。根據光的不同波段,分為(wei) 紅、橙、黃、綠、藍、靛、紫。人眼可以看到的光區叫做可見光,波長是360nm到780nm。
分光色差儀(yi) /分光色差計就是根據這些原理來分析,將顏色數據化,L*a*b*值以及總色差△E*(或者L*C*H*值)成為(wei) 各個(ge) 供應鏈的溝通橋梁。
分光色差儀(yi) 廣泛應用於(yu) 塑膠、印刷、油墨、包裝、紡織、印染、服裝、五金、電子電器、化工、食品、汽車、新能源、考古、陶瓷、玻璃等各行業(ye) 的顏色管理。隨著消費者對色彩感官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產(chan) 品的品質也來越嚴(yan) 格,顏色色差的控製將是加工製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L*a*b*是根據(CIE)在1931年所製定的一種測定顏色的國際標準建立的。於(yu) 1976年被改進,並且命名的一種色彩新模式。L*代表的是黑白深淺度(明暗度),a*代表的是紅綠,b*代表的是黃藍。
△E*代表的是總色差
△L* = L*樣品-L*標準(黑/白差值)
△a* = a*樣品-a*標準(紅/綠差值)
△b* = b*樣品-b*標準(黃/藍差值)
△L*+表示偏白,△L*-表示偏黑
△a*+表示偏紅,△a*-表示偏綠
△b*+表示偏黃,△b*-表示偏藍

分光色差儀(yi) 通常根據測試產(chan) 品的不同及重複性(精度)的要求,可以分為(wei) 以下兩(liang) 種:
便攜式/手持式分光色差儀(yi) :方便攜帶及測量,可以帶到客戶現場進行顏色檢測,部分型號可以測量帶弧度的產(chan) 品。
台式/桌麵式分光色差儀(yi) :重複性(精度)相對比較高,穩定性強,適合做配色,比如塑膠配色,紡織配色,塗料配色等。
分光色差儀(yi) 是根據影響物體(ti) 顏色變化的三個(ge) 因素:光源、物體(ti) 和觀察者,對其進行結構上的設計和控製。當光線照射物體(ti) 時,物體(ti) 的表麵吸收一些光線並反射剩餘(yu) 的光線。物體(ti) 的顏色是由反射和吸收光的波長比例決(jue) 定的。分光測色儀(yi) 通過圖形的方式顯示分光比及反射率曲線,然後按規定計算,得到物體(ti) 顏色測定值,主要可以用來測量樣品的光譜數據、光譜圖、色度值、色差值、呈現合格/不合格、色彩仿真示意圖等等。
通過這種分光測色法測量的顏色結果精度較高,與(yu) 單純的色差計測色的方法不同,分光色差儀(yi) 能測量每個(ge) 顏色點(10nm或20nm波長間隔)的“反射率曲線”,而色差計不能。並且積分球機構的分光色差儀(yi) ,還可以測量各種表麵的外觀顏色,測量結果可用於(yu) 計算機配色。因此,被廣泛應用於(yu) 各類用色行業(ye) 的實驗室色彩分析與(yu) 傳(chuan) 遞。
為(wei) 了保證分光色差儀(yi) 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用戶就需要按照分光色差儀(yi) 測量步驟來進行操作,詳細的測量步驟如下:
1、測量模式及光源條件設置
分光式色差儀(yi) 測量模式可以分為(wei) 反射測量模式以及透射測量模式,不同樣品使用的測量模式是不一樣的,測量的結果也會(hui) 有很大偏差。測量前,就需要選定測量模式。
選定測量模式、測量口徑,校準完成後,就需要設置測量是的光源條件下。用戶在主菜單選擇光源設置,進入光源設置界麵,如下圖所示,根據用戶需求設置對應的光源選項。

2、標樣測量
上述準備工作完畢,進入標樣測量界麵(圖2),將被測樣品放置於(yu) 儀(yi) 器反射測試口,短按測量鍵開啟測量,蜂鳴器發出“滴”的響聲,同時伴隨LED指示燈閃爍,直到閃爍停止,蜂鳴器再次發出“滴”的響聲,即本次測量完成。標樣測量界麵如下:

(1)界麵標題:指示當前界麵名稱;
(2)狀態欄:顯示當前設備溫度、藍牙工作狀態、USB通信狀態、係統時間等;
(3)標樣仿真色:標樣測試結果對應的顏色;
(4)試樣仿真色:標樣測量時無,試樣測量時有;
(5)口徑:當前係統設置的口徑;
(6)透鏡:當前係統設置的透鏡位置;
(7)透射或反射:當前係統設置的測量方式,R為(wei) 反射,T為(wei) 透射;
(8)試樣測量模式:標樣測量固定同時測試SCI+SCE的數據;試樣測量可選擇SCI、SCE、I+E任意一種,故而需要標識。
(9)顯示模式:點擊“”或者“”進行當前測量數據顯示模式的切換;
(10)光源:點擊快捷鍵,可實現當前測試數據在D65、D50等標準光源之間進行快速切換;
(11)顏色空間:點擊快捷鍵,可實現當前測試數據在CIELab、CIEXYZ、CIEYxy、CIELCh等顏色空間之間快速切換;
(12)觀察者角度:點擊可快速實現觀察者角度10°/2°切換;
(13)標樣容差:點擊設置當前標樣的標樣容差。如未進行設置將默認采用係統容差。
(14)標樣名稱:顯示當前被測標樣的名稱,點擊可快速修改;
(15)切換到試樣測量:點擊“”切換到試樣測量界麵
3、試樣測量
試樣測量是基於(yu) 樣品標樣測量或標樣記錄調入的。標樣測量界麵左下方按鍵,切換到試樣測量界麵,短按測量鍵,開始測量,蜂鳴器發出“滴”的響聲,同時伴隨LED指示燈閃爍,直到閃爍停止,蜂鳴器再次發出“滴”的響聲,表示本次測量完成。試樣測量界麵如下:

(1)標樣名稱:該試樣所對應標樣的標樣名稱;
(2)試樣名稱:當前被測試樣的名稱,點擊可以快速修改;
(3)仿真色:仿真區左側(ce) 顯示當前標樣的仿真顏色,右側(ce) 顯示當前試樣的仿真顏色;
(4)試樣色度值:顯示區左側(ce) 顯示當前標樣在係統當前模式下的色度數據,顯示區右側(ce) 顯示當前試樣與(yu) 當前標樣的色度數據差值;
(5)測量結果:由標樣的容差和指定的色差公式判定,當色差超過容差將紅色顯示“不合格”,否則綠色顯示“合格”。隻有在係統設置中開啟了“顯示測量結果”時才會(hui) 顯示;
(6)顏色偏向:當前標樣和試樣相比的顏色偏向。隻有在係統設置中開啟了“顏色偏向”時才會(hui) 顯示。
完成分光測色儀(yi) 標樣測量和試樣測量後,用戶就可以根據測量的結果評定產(chan) 品的色差情況,從(cong) 而管控產(chan) 品質量。
在工業(ye) 化的生產(chan) 過程中,流水線上單次測量步驟過於(yu) 繁瑣,為(wei) 了減少操作環節,節省測試時間,就可以使用分光測色儀(yi) 的連續測量功能。
當測試條件固定時,並且需要連續測量樣品時,就可以設定標樣測量和試樣測量連續測量次數以及每次測量間隔的時間,並保存每一次的測量結果。在連續測量過程中,可以按測量按鍵終止連續測量。
掃一掃谘詢微信客服